中文与健美

2024-05-31 00:05:02

我认识的网友孩子出色的成绩让我觉得她们可以好好写家庭教育心得。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不比较,子不嫌母丑,母更不能嫌子女平庸。我对龄龄大意说过,爸爸妈妈都很普通,打工,你不要有压力。我从早年的望女成凤,到只求健康快乐。

昨天早上龄龄和我聊起她的朋友,一个来自上海的女生,留学两年读完研究生,即将回去了。之前我知道上海女生是南洋模范中学毕业的,我告诉龄龄那是一所老牌市重点中学。上海女生夸龄龄的国语很流利很好听,她们之间交流用国语,不说英文。我问你们不说上海话吗,龄龄回答上海姐姐不会说上海话,读小学时,老师不准学生说上海话。我当然知道上海小学那时推行普通话过猛,课外时间都必须说普通话,这些孩子回家后都一口国语。这是孩子的原因吗?就像我们海外华人家庭,孩子从学校回家,不说中文说英文(或所在地官方语言)如果家长不坚持在家说中文,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不会中文。我家坚持说方言,我们夫妇讲上海话,当龄龄二岁之后,开始学会国语,她一直用国语与我们的上海话交流,虽与其他新移民交流我们大人说国语。国语是她自学的,和其他新移民小朋友玩来的,后来我陪她看中文电视剧,《潜伏》看过两遍,并且周末教她背诵三字经唐诗论语弟子规等,我最早的博客专门写过。她八年级暑假时,因我姑妈大伯伯大表姐来多伦多,龄龄用上海话交流,是她除了回上海探亲时说几句之外一个转折点。之后,龄龄的上海话像黄浦江浪奔浪流不回流了,她越说越好。她用拼音比爸爸好,基本不会错。

我身边的华人家庭孩子讲国语流利的有,基本都是父母在家说国语,上海人家庭的孩子会说国语的不少,但像龄龄说上海话的少。龄龄不是老人带大的,我们朋友里孩子由老人带过的好几个,却没有说上海话流利的。但我认识一个上海女人,她的外孙女是混血儿,因外婆带,小姑娘四岁能说非常道地的上海话儿歌。不过小姑娘上学后,与外婆相处时间少了,不知将来会怎样。

去年龄龄去台湾玩,在台北二三天后,说起一口台湾腔国语,台北人客气,把她当作去国外留学回来的自家人了。与我去巴黎,她说的法语被法国人赞,她读法语比英文早,法语课程从学前班至高中毕业。在教育学上讲孩子最佳学习期的三至七岁,她同时学了法语、英文和中文,小学课程四年级前只有音乐和体育是英文教学。

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华人家长在孩子很小时用英文沟通了,家长的英文口音又带着自己家乡味道,我甚至遇见过以自己孩子不会中文为光荣的。我不参与讨论,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家庭教育观。

龄龄是一个智商平平的女孩子,她能够成绩不错已经尽力了。去年大学开学前,她做义工,带新生参观校园,带的是国际留学生团,北京来的。下周,她要作为学校的大使去机场接待留学生,除了市区本部,还要去两个郊外分部,这算三周暑期工作了。

种瓜得瓜种语言得语言。在龄龄将来的职业规划里,她的语言优势一定会体现出来。她说她对自己将来是有计划的,不会靠我们。我想到她读小学时,就爱提前计划一只小小的铅笔盒。

高中毕业后,从小热爱体育的龄龄喜欢健身,她的健身为减肥健美,突出三围。在我看来枯燥的健身房,她坚持去,寒冷天气都阻挡不了。这是此地得来的观念了,她在微信里常放她在健身房运动的照片,玩倒立,倒是得到国内亲友的赞。好在大学离家近,她回家后,有时吃了晚饭,还能得空跑一次。

去年,在塞纳河游船,她请我晚餐,居然说大四要搬出去住,我一下子难以接受,伤心失态,眼泪如河水,连经过的桥都没有看。我舍不得她,还是舍不得额外负担呢。后来我想通了,她渴望独立,同意。没有想到,她现在不想搬出去,至少到本科毕业,在空巢之前,同一屋檐下,她有时无理取闹,有时温柔问我,“妈妈你爱我吗?”这句是国语。

想到去年八月,我们在圣米歇尔桥上看巴黎圣母院上空的月亮,我已经想到若干年后,我会念念不忘长相忆。正如我此刻想到与她一起背诵唐诗宋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周日上午。我庆幸那时我不会上网,一心一意看她用铅笔写字。

写到此,她在门口用上海话说,“姆妈,我出去与朋友吃中饭,回来吃夜饭。”

我只会记录一些小事,一朵生活长河里小小的浪花,那要经过多少桥啊。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