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气定神闲的台北

2024-06-25 02:10:25

贝宁是我大学时的同学,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回欧洲的家乡,而是在世界各地工作,再读书,再工作了一大圈,近两年他去到台北教书,还交了一个台湾女友。我在计划去香港公差时,打电话给贝宁,“台北有趣吗,美丽吗?在香港公差时我应该转过去看看吗?” 老同学认真地想了想,说“有趣吗?美丽吗?不好说,各人看法不同。我去过世界上150多个城市,台北不能算是很有趣的,也不能算是很美丽的,但我可以确定地说,这是一个有灵魂的城市。”

“你这是在描写女人呢还是描写城市?不是有趣,不是美丽,却是有灵魂的?”我在电话里开老同学的玩笑。 “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灵魂,这跟不是每个人都有灵魂一样吧,”贝宁答道,我忍住笑, “嗯,难怪直到现在你还没安顿下来,这么多年都在寻找灵魂了,”他大声笑了,“来吧,来吧,你有几天时间?我和凯思陪你。”

于是,便有了我从香港去台湾的几天旅行。

台湾和香港,隔海相望。这两个同是漂泊的小岛,却有着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如若用灵魂来描述一座城市的话,那么,香港的灵魂当是漂泊驿动的,而台北呢,台北,它有着一颗气定神闲的灵魂。

其实,贝宁是做不了我的导游的,不要说他得去学校教书上班,即使他有空有闲,凭他的中文水平也是不合格做导游的。于是我在台湾的那几天,贝宁那土生土长的温柔可爱的台湾女友凯思便成了我的全职导游。真是幸运,凯思带着我去了很多只有台湾本地人才知道的地方,尝了许多只有台湾当地人才知道的小吃。

那几天我住在贝宁和凯思在台大附近的小公寓里,贝宁事先这样跟我打招呼,“你别住旅店了,住我们这儿比较方便一起出行。公寓是小了点,但保证你住得舒适。你可以用那间空着的日式寝室。” 那间小寝室里有一张靠着墙的榻榻米床,几乎占据了整个屋子的空间。榻榻米床上浅蓝色带着细碎小花的枕头和被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铺着,凯思说她换了新被子和新枕头,她还把被子和枕头在阳台上好好晒过,榻榻米的另一端是一条窄窄的过道,月光从过道上的小窗子洒入屋里,秋日的夜晚有些清冷。榻榻米床是硬木板质的,想来凯思是怕我睡不惯,她在床上铺了两层厚厚的棉垫子。在台北的第一天夜里,我听着墙壁上空气调节器嗡嗡的鼓风声,在硬绷绷的床上翻转了两次,便很快地睡着了,那一夜拥着泛着淡淡阳光味的被褥,我睡得很沉很香。

早上起来,凯思准备的营养早餐精致多样,有面包圈、番木瓜、各类果仁、山羊奶酪还有乌龙茶和咖啡拿铁,乌龙茶是她和我的,咖啡拿铁是给贝宁的,她真是一个细致的女子。凯思是学服装设计的美院生,我看着一桌的早餐对她说,“我以为学艺术的女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她细嚼慢咽着番木瓜,想了想道,“贝宁比我还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我只有拾起烟火了。” 我莞尔,是的,贝宁大概是我们大学同学中物质上最不富足的,但或许也是活得最随心随性的了。

一顿早餐吃完,凯思似乎也知道了我的喜好。 她说“我本来想先带你去看看台北101大厦的,那是台北的标志性建筑,那一带是台北的国际金融中心,但看来你更喜欢穿街走巷,寻找土色土乡的风情。” 我点头说好呀好呀,感激她的善解人意。
凯思安排的第一个景点是宝藏嚴台北国际艺术村,她说艺术村有点象袖珍型的北京789艺术天地,一些艺人在那里租间小小的工作室,静心于他们的艺术创作。我俩从一间间工作坊走过,工作坊虽是破旧,却是充满了巧思和创意。我喜欢那首写在蓝白手巾上的美丽的诗,我喜欢那破旧小屋旁艺人的背影,我也喜欢秋日里方方正正的“我很性感”几个字,红色的大方…… 人们追求永恒,可是这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永恒?我想这世界上真正永恒的,恐怕只有艺术和宗教了,艺术是永恒的,因为它带给人们美的希望;宗教是永恒的,因为它带给人们爱的信仰……



 

在宝藏嚴的两三个小时很快便过去了,午餐时分凯思领着我来到台大附近的汀州路,她说那里可以吃到台北最便宜也最好吃的穷学生小吃。沿着汀州路,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好似回到了学生时代,一碗细粉汤面,一块豆沙甜饼,一杯波霸奶茶,便是人生所有的幸福了。


逛完汀州路,凯思说“我带你去台北著名的老街,迪化街吧。步行呢大约5公里,不过我们也可以坐车。你说步行还是坐车呢?”她问我。“当然步行啦,”旅行时只要是能够步行的机会我从来都不愿放过,5公里也就1万步而已了,步行看世界的乐趣怎是乘车可以比拟?在去迪化街的路上,凯思带着我绕进了“台北国家文创礼品店”,她说这家礼品店里的东西很中国,值得看看。在那里挑了一个写着“悠然自得”的茶杯,带回家后和收藏的各色杯子放在了一起,想着哪一天用它泡一杯好茶,什么也不做地容自己悠然自得。

走到迪化街时,已是近傍晚时分,贝宁下了班在那里与我们会合。迪化街上什么都有,有很八卦的算命、有很传统的臭豆腐、有很小资的冰屋、有很艺术的香皂设计、有很专业的茶坊,还有我在台北吃到的最棒的鱼元粉丝汤。那天晚上我们在迪化街一直呆到夕阳在天边泛着耀眼的橘红色彩晕,然后慢慢变淡,然后渐渐隐去……而我,被那份不疾不徐的、细小琐碎的喜悦,包围了整整一夜。


我镜头下的台北建筑真正是老旧的,可是不知你能否闻到那老旧城市里的清新空气?台北没有灰尘没有雾霾,大街小巷整洁到看不见一张扔在地上的废纸。 不象在北美每隔两三步便有一个公共垃圾箱,台北公共场所的垃圾箱不合情理得稀少,人们却是有耐心的,没抱怨的,他们谨慎小心地握着手中的废物,直到找到公共垃圾箱。台北城中心的车辆和行人其实也是熙熙攘攘的,但马路上却听不到一声喧嚣的喇叭声,公共场所更是没有不顾场合目中无人的大声喧哗。

是否修养也是骄傲的一种表现呢,因为骄傲自己是台北人,所以爱惜这里?

这真正是一座气定神闲的,不给人压迫感,不给人焦躁感的,温润恬静的城市。我想起了木心先生的那首《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原创文章,请不要抄袭或转载,违者必究》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