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在即,在Alps山里享用不一样的“中国火锅”

2024-05-03 19:35:08

周末巧遇晴天,登上座落在瓦莱州Apls山间的休闲胜地Cran-Montana,去赴家庭圣诞午餐。

Cran和Montana是两座相连的高山小城 (海拔1500m)。今年第一场大雪上周在这儿连续降了两天,把山间和屋顶都平铺上了可观的一层。阳光灿烂得灼目, 淡淡的云丝,像一面透明屏风挡挂在对面的雪山与村落之间,给眼前这洁净安宁的境界又添了一份仙气儿。

白天,阳光近距离辐射,高山上12月的气温可以攀升到零上10°C,坐在阳台嗮太阳,穿着单衣都不觉冷,像去到了春天... 不过到了晚间,一旦没了阳光,山里的的温度又会急降至零下10°C,屋檐上还挂着的冰凌,就可见一斑。

两周前接到婆婆通知,说今年的圣诞聚会在山上,她和公公在那租屋度假滑雪...... 于是我们就来了。

婆婆已经把这儿布置得如同自家一样,在阳台窗上挂满了她的收藏 Swarovski 圣诞水晶冰凌。每年婆婆都会买一粒给自己,买一粒送我们作为圣诞礼物,用来挂在窗上或装饰圣诞树。每年圣诞选礼物是件花心思的事,有时真不知买啥好,而她这个办法其实挺不错的,省心省力,还有趣。Swarovski 每年都会有一款设计不同的冰凌,并标上当年的年份 ,几年下来还是一套不凡的Crystal Collection。

不辜负难得的好天气,先生提议干脆把午餐挪到了阳台上吃,大家一拍即合。瑞士的11-12月缺得就是阳光,能在太阳底下吃餐饭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看着桌上摆好的餐具,正纳闷今年在外的圣诞聚会吃什么,就见婆婆兴致勃勃地端上了一只只小火锅...... 原来她准备了Fondue Chinoise“中国火锅”!近几年瑞士人在圣诞节吃中国火锅成为一种时尚,即简单又热火热闹,很适合冬季家庭聚会。

说起瑞式“中国火锅”,还得先讲讲瑞士的另一种火锅 Fondue Bourguignonne勃艮第火锅),一种油炸牛肉火锅。

火锅锅具是一个酒精炉,上面配一个平底带盖的金属小锅,配上几个长把细叉,用来插上肉放在火锅里去炸。据说它1948年起源于瑞士洛桑的一家餐馆,火锅锅底是沸腾的油,把切成块状的鲜牛肉放入去炸,然后蘸由香料和草药调制的酱汁而食, 吃这道佳肴必须配饮勃艮第的红葡萄酒,这是因为餐馆当时正促销附近法国勃艮第的红葡萄酒,后来也就以“勃艮第”命名了火锅。

瑞式“中国火锅” 其实是从勃艮第火锅演变而来的:锅具承袭了勃艮第火锅的形式,但锅底从热油换成了中式菜汤;肉可以是牛肉或猪肉,但不切块,而是片成了中式火锅的薄片(一卷卷的薄皮冻肉在超市可以买到);菜汤烧开后,把薄片的牛肉或猪肉放入涮熟,也是沾上各种酱料食用,其中也有了一些中国元素。

虽说其中多多少少有中国火锅的影响!但瑞式“中国火锅”与真正的中国火锅味道仍迥然不同,无论是食材和烹调方式,两个民族的差距甚远 :))选的肉太瘦,虽切得很薄,却没有什么味道,所以这时酱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虽然不在自己家中,受条件限制,婆婆仍旧准备了各种蘸料:咖喱酱,白芝麻酱,榛子酱,番茄+苹果酱,甜椒酱,辣根酱... 一顿吃下来虽无法与大中华的火锅同日而语,倒也算是有滋有味,清淡,感觉不到油腻。

今年的甜点是公公从外面买的仍是Bûche de Noël (长条形同树杆,这是欧洲许多国家传统的圣诞蛋糕), 精美得不忍下刀去切。平日不善甜品,所以常常被甜点制作艺人们用高超手艺表现出来的美而折服。

饭后决定外出走走,被雪覆盖的Cran-Montana高尔夫球场,这会儿自然变成了滑雪场。

Cran-Montana作为山间度假胜地有着难得的开阔,只有远处的山脉提醒着人们这儿是海拔1500米的山区。

远处一架人造雪机正在准备场地,来度假的人们期待着下周的那场大雪和一个白色的圣诞假期!

很难得,还能看到一些秋的影子... 暖暖的色彩给雪地带来了一份柔和。

两父子一年见不了几次,有说不完的话。

夕阳红的景色美得奇丽,却有点让人怅惘... 人的一生,也是这么一个从朝至夕的过程。

今年公公婆婆开始谈到他们会回瑞士终老的打算。婆婆对我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决定,将来去养老院终老,接受专业人士的照料,不给孩子们增添麻烦,她这么直观地说,让我感动,泪水荡在眼里。

其实公公婆婆一直把退休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过得独立,充实,活跃,现在把最后的日子也做好了客观的打算,这样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开明智慧的选择,令人佩服,我对先生说:我们以后或许也该这个样子!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