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来是这样(52) 室町时代的世道

2024-03-27 16:01:35



52. 室町时代的世


 


    应该说我们是室町文化的传承之子。


    今天我们称之为“日本建筑”的东西主要是以在室町末期兴起的书院构造为起点的。有装饰空间、挂轴画等(译注:和式房间即榻榻米的房间内部,有一部分高出的地板,用于放置装饰的插花等,墙上挂轴画。原本用于装饰的空间。近世在有权势的家庭的客厅里比较普及,主人坐在离装饰空间近的位置,称为上座。身份低的人坐在相反方向,称为下座。现代很多房间省略了这部分)、使用纸窗来吸收室外光线、用隔板隔开各个房间,隔板上绘有山水以及琴棋书画的图案。······


    今天所说的花道(即插花)、茶道等优美的文化也是以这个时代为源流的。


    能、狂言(古代歌舞剧)、谣曲(歌舞剧的歌词)也是这个时代兴起的。更进一步,日本风格的礼仪作法以及婚礼形式也是在这个时代兴起的。我们的礼仪作法是以室町幕府制定的武家礼仪为原典的。


 


    当然了,那是一个乱世。


    中央有权威,地方有实力。


    地方也随着世道的推移变了样,更小的地方拥有了实力,最终被称为“楤”的农村成为了决定性的存在。他们以大地主、本地武士为核心团结起来,组成更大的联盟(一揆)时,即便是守护长官(各国的行政长官)也不可奈何。其中的原因之一,以前也提到过,就是农业生产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已经不能指望支配者了,谁都可以自由地开垦山野,开拓海滨。水田的两季耕作已经很普通了,施肥、水利技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室町初期的1420年,有位朝鲜官员作为朝鲜国王(世宗)的正使来日,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日本。


    他叫宋希璟(1376-1446年),在《老松堂日本行录》一书中,对摄津尼崎一带的水田利用方法发出了惊叹。


    一片水田多次利用。秋天种植大小麦,收割后灌水种水稻收获大米,在田边种棉花,实行了三次耕作(日本的棉花栽培是从十六世纪开始,宋希璟看到的可能是别的作物)。


    由于国家的不同,社会也多种多样。朝鲜边境的很多百姓被倭寇虏走,宋希璟受命于国王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找出这些人带回去。朝鲜有李氏王朝这个中央政权,不存在地方政权,所以中央政权有很强的保护民众的意识。


    室町幕府缺乏这种护民意识,反倒使农民具有了自立精神,靠自己的努力来提高生产水平。


    这些状况的总和就是室町时代。虽然处于乱世,却创造了史上最高的生产水平,也创造出了余暇文化。


 


    作为室町时代的划分,这里采用通常说法,即从1392年开始到1573年为止的约一百八十年间。


    但如果提到贸易的前所未闻的发达,就要包括之前的“南北朝”时代。九洲等地的南朝派积极进行海外贸易,获得了明朝的铜钱。


    也就是说,相对于以大米为基础的北朝派(幕府派),“南朝派”以金钱为基础的味道更浓,因此“南朝派”里有很多不正统的武家人氏。


    简单地说,日本史从室町时代开始,开始了金钱的世道。


    贸易也分政府和民间。民间贸易里倭寇贸易非常活跃(译注:倭寇并不是一味抢劫,而是平时做贸易,一有机会就抢劫)。


    对于明朝,不论官民,从日本出口的物品最让人高兴的好像是铜,日本刀也特别多。


    扇子也是出口商品。扇子是日本的发明,在中国的宋代,由于其作为工艺品的精美价值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珍重。其他也有黄金、硫磺等,但这里特别要谈谈铜。在江户时期,日本作为产铜国通过荷兰已经在欧洲广为人知了,作为出口商品是在室町初期开始登场的。


    明朝人喜欢日本的铜,好像是因为日本的铜炼得粗糙,里面含有银的成分。明代的可以称为技术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里说,“日本产的铜里包含有银的母岩,把它放到炉里炼制时,银会浮到表面,铜会下沉”。日本的炼制粗糙得让人觉得惭愧。顺便提一下,提取银的“南蛮吹”这种炼制方法是由室町时代末期(1572年)出生的苏我理右卫门(住友政友的姐夫)(译注:苏我理右卫门,1572-1636年,安土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的铜商。1590年创业,店名“泉屋”,从欧洲人那里得到启发,完成了从粗铜里提取银的“南蛮吹”的精炼技术,除了铜精炼,还经营铜矿山、铜贸易。住友政友,1585-1652年,江户时代的商人住友家的初代。原涅磐宗僧侣,号文殊院空禅,后还俗号员外嘉休,在京都开始了出版业和制药业,店名富士屋。通常住友家称住友政友为家祖,而称苏我理右卫门为业祖)用从南蛮人那里学来的方法试验以后开始的。


 


    总之,产铜国有诸多好处。


    李氏朝鲜为了铸钱需要铜,但因为国内几乎不产铜,所以只能从日本进口铜棒。


    在对朝鲜的贸易方面,日本喜欢朝鲜的棉布。在当时的日本,木棉是贵重品,即使到了后来的丰臣时代,也是大名诸侯们的奢侈品之一。另外,日本还喜欢被称为高丽大藏经的大藏经(佛教经典的全集),卖铜买经典。对明朝贸易的进口商品也是关于学问、艺术之类的东西占压倒多数,进口了大量书籍、绘画。


    这些多种多样的舶来文化在室町这个时代的大熔炉里熔化,形成了传媒,促成了室町文化的诞生。


    官民贸易的结果,造成了明朝铜钱的大量流入。


    这个事情也告诉了我们,室町幕府是个连自己发行货币的能力都没有的软弱政权。


    幕府通过官方贸易得到明朝的铜钱,让它流通,不知不觉就把它当成了日本国的主要货币来使用了。现在来说,就好像美元在某些地方通用一样。


    但当时的日本,在中国·朝鲜这些东亚的文明国家看来,完全是个不同的国家。政体、法律习惯、军事形态、生活文化哪一方面都不一样。而且越来越混沌,越来越显现出异文化的光泽。基本上不是像中国·朝鲜那样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是封建制度。特别是应仁之乱(1467-1477年)(译注:围绕室町幕府8代将军足利义政的继承人进行的牵扯到日本东西两大阵营的持续了十年的战争。主战场京都化为灰烬。此后室町幕府以及各地守护大名的权势日渐衰败)以后,由无数豪族形成的割据变成了常态,日本全国变成了成百上千的碎片。


   


    成百上千的碎片以为自己是碎片而感到不安,这反倒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武家礼仪得到了普及,就是其中的现象之一。可能是暴发起来的各地土豪劣绅想把“中央的礼法”这种普遍性的东西拿来用在身上,以便显得更有权威性。


    而且共通的语言也渐渐形成了。地方的豪族积极学习在中央兴起的狂言、谣曲或者舞蹈之类。


    古典文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琵琶法师们以《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义经记》等为题材,周游全国去说唱。地方上也流行起了连歌(译注:日本镰仓时代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和歌即日本歌谣的形式为基础,按照严格的格式规定,由多人一人一句这样联手作歌,通常以一百句为一个作品。可以理解为中国双人对联的扩展)。


    从连歌师宗祗(1421-1502年)等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他们同时也给地方豪族讲述《源氏物语》、《伊势物语》、《古今和歌集》。土豪们争相邀请宗祗他们。


    一期(一会)这个词(译注:一生只有一次)也是在这个时期流行起来的。一边跳舞一边唱,其中有 “何必愁颜相对坐,人生如梦尽狂癫”这样的歌词,这不是虚无颓废的表现,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禅也流行起来,念佛也变得大众化了,人们想要使从前生而来、向后生而去的这个过程中的今生的这一瞬间变得更加充实。


    综合起来说,室町的世道是照耀后世的一个巨大的发光体。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