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贵气维也纳 (下)

其实到了维也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要是霍夫堡皇宫里的那个珠宝了,我对宝石有着特殊的喜爱,也曾经痴迷过一小阵子,那里的珠宝看得我眼都直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精美的珠宝,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美丽的石头从颜色质地上看绝对都是珍品,而且精雕细刻,镶嵌在皇冠、权杖、钟表、甚至在婴儿摇篮上。 故宫的珍宝馆我也是去过的,那里的宝石跟这里的一比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都说中国皇帝们过着奢靡的生活,可想想故宫那些个小小的房间,硬邦邦的床和座椅,再看看奥地利的皇宫里豪华宽大的房间和柔软舒适的卧榻,以及这些个晶莹剔透、五颜六色的珍宝,我国的皇上过得还真不算什么,顶多三宫六院多些罢了,也不见得都消受得起。

 

从这个门进去就是珍宝馆了,那里的各色宝石看得我眼花缭乱,大家也来饱饱眼福把。

 

 

 

 

这是奥地利国家图书馆,里面设计十分华丽,像不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学校一样?

 

来维也纳自然就要不能免俗地去一趟金色大厅了,我早早在网上(https://www.musikverein.at/)花了75欧大洋订了一张倾听莫扎特的票,在正中间的位置。 去了才发现人山人海之中有四分之三的听众都是来自祖国的同胞,我的前后左右全是国内旅行团的。 开场前是照相的高峰,现在国内人也洋气多了,虽然男同胞们都穿得挺随便,甚至有点土气,但很多女同胞们都穿着夜礼服,浓妆艳抹,竞相咔擦。 音乐会开始前并没有工作人员给大家提示演出中观众要注意的事项,结果整个音乐会进行中,同胞们不断地咔擦、录像,还有人换位置,搞得俺很难沉浸在音乐里。 请来的一男一女唱莫扎特的歌剧片段也并没有让俺觉得惊艳,嗓音不够亮,虽然表演挺生动,感觉就那嘛事吧。 印度裔的指挥倒是挺会调动观众情绪的,最后一曲一会儿让大家跟着鼓掌一会儿又让大家停下,耍得观众乐呵呵的,整个一个取悦游客的大party嘛。唉,这让我说什么好呢? 无论怎样好的音乐会一旦办成了旅游项目就会变了味道,有一种葡萄酒就大葱的感觉哈。

 

 

美泉宫是奥地利皇帝的夏宫,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是欧洲的第二天宫殿。 坐地铁U4到Schönbrunn出来跟着路标走就到了。市内不让照相,只有外景可以照,这已经被大家写过多次了, 我就不费笔墨了,就上几张照片吧。

 

写写对维也纳的感受吧。 虽然去过罗马、巴黎、马德里、雅典、里斯本,欧洲的皇宫及博物馆见得也很多了,然而维也纳皇宫所看到的却给我很强的视觉上的冲击,那些在欧洲电影上看到的老牌儿帝国皇宫里富丽堂皇的样子、贵族们过的精致、细腻、繁冗的生活似乎在这里都感受到了。

曾经显赫一时的奥匈帝国的后代们也不可避免地心怀骄傲,用东北人的话讲他们这样嘚瑟也是有资本的,毕竟人家祖先在人类文明和艺术发展中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而他们在这样的历史和艺术的熏陶中长大,有些优越感也无可厚非。而当这种骄傲转化成显而易见的傲慢的时候就不那么待人亲了,因为傲慢里会带着偏见和无知。 前几天我在城里看到有人说奥地利人和东欧的白人是最不友善的,我在维也纳遇到的服务人员有的是彬彬有礼的,也遇到过个别窗口爱答不理的,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 的女房东虽然对我的问题有问必答,但却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公寓里提供的被单枕头全是滑溜溜的让人十分不舒服的化纤品,我放到一边,几日都是和衣而睡,可惜了这样一个位置绝佳的公寓,价钱也不便宜,难道用个纯棉能多花多少钱吗? 这样廉价的bedding我还是头一次遇到。

当然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游客对这个城市的很浅很直接的感受,然而这些都让维也纳给我留下了一个并不十分亲切的印象,而这跟我下一站要去的布达佩斯的匈牙利人的淳朴热情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还有那里温馨的的房间布置、绣着花漂亮又舒服的被子和枕头,虽然走廊里尽是斑驳的墙壁,老旧的电梯,而我却在那里度过了几日美好的时光

 

别了,维也纳

 

谢谢阅读,下篇布达佩斯见!

 

在欧洲的一个月系列:

1. 

2. 

3. 

4. 

5. 

6. 

7.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