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与大文豪的恋情

2024-02-08 11:48:47

女诗人鱼玄机为何成为“荡妇”

【西江月】薛涛
文/墨脉

文采震惊巴蜀,玉容羞煞婵娟。
屈身乐籍度流年,幸得知音怜眷。

春望难捎芳意,君心偏负桃笺。

红尘遁去梦成烟,千载空留嗟叹。

(注:知音指韦皋、元稹;《春望词》是薛涛千古名诗)

如果说唐代诗坛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为辉煌的星空的话,那么,薛涛应该是灿烂群星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后人将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当时著名诗人王建评她的诗是“帚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薛勋当时在长安做官,学识渊博,薛涛是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薛涛有着极高的天份,八、九岁时就可以与父亲相互唱和。

可惜薛涛生来注定命运多舛。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到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从繁华的京城长安搬到了遥远的成都。没过几年,他又因为出使南诏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那时薛涛年仅14岁。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涛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女。

那时的官员们往往都是科举出身,文化素质不低,要让他们看得上眼,不仅需要美貌,更需要才艺、辞令和见识,而这正是薛涛的长项。身在娱乐场中,使得她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来往,在这份名单中不乏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等诗坛领袖。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明人杨慎在其所著的《绿窗女尸》中认为他的诗作:”文采风流,为士女行中独步“;同为明人的徐渤则认为“唐有天下三百年,妇人女子能诗者,不过十数。娼妓诗最佳者,薛洪度(即薛涛),关盼盼而已。”

贞元元年(785年),在一次酒宴中,薛涛结识了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中书令韦皋。韦皋为即兴赋诗的薛涛才华赞叹不已,从此帅府中每有盛宴,薛涛成为侍宴的不二人选,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后来接触多了,韦皋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韦皋仍然感觉大材小用,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向朝廷打报告,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为薛涛申请作“校书郎”(一说为武元衡所奏)。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

薛涛红得发紫,不免有些恃宠而骄。前来四川的官员为了求见韦皋,多走薛涛的后门,纷纷给她送礼行贿,而薛涛“性亦狂逸”,你敢送我就敢收。不过她并不爱钱,收下之后一文不留,全部上交。虽然如此,她闹出的动静还是太大了,这让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下令将她发配松州(今四川松潘县),以示惩罚。

薛涛在荒僻之地松潘写下了《十离诗》,韦皋读过后,心软了,又将薛涛召回成都。这次磨难,让薛涛看清了自己,归来不久,她就脱去了乐籍,成为了一个自由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里种满了枇杷花。那一年,她20岁。

与韦皋短暂的一段纠葛结束了。真正对薛涛后半生造成重大的影响的,是唐代著名大诗人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千古名句就出自元稹之手)。

薛涛第一次见到元稹时,就被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那时,薛涛已步入中年。

但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告诉她,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她便不顾一切,如同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中。第二天,她满怀真情地写下了《池上双凫》,完全一副柔情万种的小女子神态。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迟来的爱情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两个人流连在锦江边上,相伴于蜀山青川。那段时光,是薛涛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总是最为短暂,这年7月,元稹调离川地,任职洛阳,细算起来,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3个月而已。
 
分别已不可避免,薛涛十分无奈。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来的书信,同样寄托着一份深情。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诗了。
 
可惜,元稹是个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的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元稹没有回来,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
 
人生垂暮,薛涛逐渐厌倦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她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今成都金丝街附近),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大和六年(832年)夏,薛涛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享年62岁。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的诗,有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池上双凫》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
 
可惜这么一位色艺俱佳的女子,却一生受尽了达官贵人的凌辱,文士的玩弄,饱尝了人世的艰辛和痛苦。她有理想,而理想不能实现;她有才华,而才华不能施展;她有姿色,大到头连一个丈夫也找不到,一盏孤灯,伴她走完62年忧郁悲伤的岁月。
 
薛涛故后,留下一些轶事典故,流传至今:
 
“韦令孔雀”
贞元元年,韦皋镇蜀之初(公元七八五年),南越献孔雀一只,皋依涛意,于使宅开池设笼以栖之。至大和五年(公元831年)秋,孔雀死。次年夏,涛亦卒。一些诗词中提到的“韦令孔雀”也就是指的这段史话。
 
书法
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
 
彩笺
薛涛自贞元初被罚赴边回,即退隐于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浣花之人多业造纸,但篇幅较大,不便写作小诗,她在成都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红色精美的小彩笺,后世流行之红色小八行纸,薛涛笺也。多用于写情诗情书,表达爱慕思念之意,在当时及后世极为流传。
 
薛涛井
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味甘冽,异于江泉。”乃因井傍锦江,源出江泉,又经砂滤过耳。传涛造笺系自此井取水,无考。然明藩确取此井之水造纸,且以上贡。康熙三年(公元一六六四年)三月,冀应熊始书薛涛井三字,立石碑于井旁。嘉庆十九年(公元一八一四年),四川总督常明奉敕建雷祖庙于井左,布政使方积与王启锟等,因建吟诗楼、浣花亭于井右。 
 
(资料来源、整理于网络、书籍)

 

如果有任何关于网站的意见,可以QQ联系或者发邮箱。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 tags -